首页
关于我们
工作动态
新闻资讯
会员服务
政策法规
乡村振兴艺术团
证书查询
乡村振兴综合服务平台

壮大集体经济 促空壳村“脱壳”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冉瑞成 吴陆牧     日期:2019-10-10 11:55:59 阅读量:

 重庆铜梁区向闲置土地、产业融合等要效益

  壮大集体经济 促空壳村“脱壳” 

  重庆铜梁区土桥镇的莲藕基地吸引了各地游客前来赏玩。经济日报 记者 吴陆牧 摄

  近年来,面对村集体经济薄弱的困境,重庆铜梁探索确立向闲置土地、闲置产业、已流转土地、农村电商、产业融合、大户带散户要效益,壮大集体经济的“六要”路径,并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村集体+农户”利益联结模式,不断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村集体有钱办事,乡村振兴才有源头活水。记者近日在重庆铜梁区看到,一大批昔日的“空壳村”“留守村”,如今产业兴、生态美、人气旺,村集体的腰包鼓了起来,村民们也享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发展红利。

  近年来,为解决村集体经济薄弱问题,重庆铜梁探索向闲置土地、闲置产业、已流转土地、农村电商、产业融合、大户带散户要效益,壮大集体经济的“六要”路径,并建立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村集体+农户”利益联结模式,不断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2018年,铜梁区消除空壳村152个,发展集体经济组织和集体经济项目近500个,带动3.3万多户群众参与其中,村社集体收入超过2000万元,群众实现红利4770多万元。

  “因地制宜是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唯一路径。”铜梁区委书记唐小平认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新在推动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市场经济相结合,实现规模经营,提升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土地“活”起来

  少云镇海棠村曾是铜梁出了名的穷村,可从去年开始,海棠村“有钱了”,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2万元。

  这钱怎么来的?荒坡地上“长”出来的!在海棠村,漫山遍野种满了艾蒿。“前些年,村里的年轻劳动力大量外出,大量土地无人耕种,杂草丛生,撂荒严重。”村党支部书记彭忠告诉记者,2017年底,镇上引进了重庆真艾农业有限公司发展艾草种植和加工,村里以闲置土地入股,公司出资金、技术、销售,经营收入按公司51%、村集体49%的比例进行分配。

  如今,海棠村已经利用闲置土地种植了1000多亩艾草,村民们通过土地分红、在艾草基地务工等形式实现了增收。

  土地是农村和农民最大的资源,如何最大限度地释放土地潜能?“用规模化、产业化的现代农业盘活存量闲置土地,并通过股份制运作机制,实现农民增收、业主盈利和农村集体经济壮大的‘三赢’目标。”铜梁区农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该区由村支“两委”牵头对撂荒耕地、荒山荒坡进行全面清理,通过发动群众组建专业合作社、股份制公司,农户以土地直接入股,集体土地进行量化确权入股,因地制宜发展粮经作物种植等。2017年以来,铜梁区已综合利用荒山荒坡、撂荒地2万余亩。

  聚焦土地增收,铜梁区还向已流转土地要集体经济。记者了解到,铜梁区财政每年落实不少于30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集体经济发展。以农村“三变”改革为契机,铜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对已经流转土地进行股份制改造,将政府投入增量部分转换为群众和集体股权,构建起“公司+农户”利益联结机制。

  巴川街道玉皇村就是生动实例。2018年,玉皇村通过“三变”改革,将政府投入建设的基础设施作为股份投入给禾盛园、科赛等农业公司,284户农户出租给农业公司的863亩土地也实现由租转股。同时,将800万元切块资金作为集体股份入股,与企业合作生产猕猴桃、沃柑等优质农产品,实现销售收入1200多万元。2018年,玉皇村产业总产值增加800万元,集体经济累计增加18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2000元。

  产业“连”起来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产业提质增效是关键。

  在铜梁区安溪镇谭洪村海拔800米的高山上,数百亩茶树长势喜人。“这里非常适宜茶树生长。但过去无人打理,几百亩老茶园被荒废。”谭洪村党支部书记王方荣说,2018年以来,村集体利用荒废的100亩老茶园发展集体经济,通过规范化管护和转型改良,昔日荒废的茶园被改造成优质鲜叶基地,还发展起茶园观光旅游,“仅茶叶鲜叶销售,今年村集体就实现单季增收6万多元”。

  铜梁区农委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该区一方面通过村社集体对历年来农户分散种植且低效闲置的农业资源进行整合,与龙头企业开展股份合作,发挥企业在技术、管理、市场等方面的优势,提高产业附加值。另一方面通过村集体组织发动群众组建专业合作社,进行专业化、规范化管理,提升产业规模。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的主要路径。铜梁区以村集体或专业合作社为主体,依托农村山水自然资源和现有特色种植产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乡村休闲观光、采摘体验等,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发展壮大新产业新业态,实现了农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为农村集体经济注入了活力和动力。

  截至2018年底,铜梁区新发展集体农产品加工企业13家,成功打造七彩梦园、荷和原乡、不知园等乡村旅游品牌10余个。比如,西河镇兴建村成立金蕙大米专业合作社,带动340户发展优质大米800余亩,建成大米加工车间1500平方米,注册商标4个;土桥镇荷和原乡、六赢山世外桃源等乡村旅游景区年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

  市场“接”起来

  铜梁南城街道黄桷门村引进28家电商企业,打通了产品对外销售通道;小林镇搭建起“晓霖捎客”农村电商平台,为特色农产品打开新的销路……在推动乡村振兴过程中,铜梁区借力互联网,把资源优势通过电商模式转化为经济强势、发展优势,促进村民增收,增强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发展能力。

  据了解,铜梁把打通农户与市场的通道作为农户增收的重要关节,通过与京东深度合作、发展农村电商、创立“爱在龙乡”公用品牌等,把农户分散式生产和规模化经营结合起来,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渠道、统一销售策略、统一质量管控追溯,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无缝对接,把小品种打造成大品牌,2018年全区农村电子商务销售额达2亿元。

  在永嘉镇和益村,中药材种植大户王必全牵头成立了铜梁区思农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垦村里近百亩的撂荒地,种植了蒲公英、苍术、紫苏等中药材。“合作社免费向村民提供药材种子和技术指导,还免费帮村民代销药材。”王必全说,合作社已经带动了70多户村民从事中药材种植。

  在铜梁,像和益村这样以大户带散户发展产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案例还有很多。近年来,铜梁区通过引入有实力的业主,成立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由大户负责统一标准、提供技术、联系市场或协议价收购,村集体负责信息传递、劳务组织、仓储运输等服务,散户抓生产管理,三者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实现抱团发展。

  伴随着乡村振兴美好图景的铺展,一大批外出的铜梁乡村人才开始回流。铜梁土桥镇六赢村依靠莲藕种植基础,建起了荷花景区,发展乡村旅游,每年接待游客50多万人次。六赢村党支部书记吴开英说,以荷为媒,六赢村环境美、产业旺,近两年吸引了500多名本土人才回归,形成了“人才回乡、信息回归、资金回流”的良好局面。



相关新闻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农展馆南里11号 邮编:100125

中国乡村振兴QQ群: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