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面,菌香盈野。2025年3月23日,七星关区野角乡黑木耳产业基地揭牌暨乡村振兴产业推进会在郎家塘村隆重举行并取得圆满落幕。
野角乡党委书记杨秋菊,野角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杨旭,野角乡党委委员史旺、陈美,野角乡人大主席朱然,食用菌专班副主任余龙发,贵州大学教授文庭池,菌棒供应商赖世伦,杨平合,投资人蒋德成及村民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时刻。
会议伊始,野角乡党委书记杨秋菊代表野角乡党委、政府,向莅临现场的各位领导、嘉宾及与会人员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杨秋菊书记指出,自2024年以来,野角乡立足自身优势,以黑木耳为切入点,实践探索出了一条“小木耳、大产业”的致富之路。截至目前,全乡已建成黑木耳产业基地4个,种植面积扩大至150亩,累计带动群众增收约200万元。下一步,野角乡将深化与贵州大学的产学研合作,建立标准化黑木耳种植基地,提升产业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同时,积极探索“互联网+”模式,搭建电商直播平台,拓展销售渠道,让黑木耳产品走出大山,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杨秋菊书记表示,野角乡党委政府将以本次推进会为契机,持续强化政策保障、科技支撑和服务效能,推动黑木耳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迈进。
活动中,菌棒供应商赖世伦发言讲话并指出,2024年黑木耳种植效益的显著提升,充分彰显了野角乡黑木耳产业的巨大发展潜力。他表示,对于有意愿参与黑木耳种植的乡村及农户,可提供产品回收保证,确保种植户的经济利益。向当地政府缴纳履约保证金,以切实举措消除群众顾虑,进一步增强农户参与积极性,助力黑木耳产业稳健发展。
活动现场,与会人员实地参观了菌棒种植基地。当地村民对黑木耳产业基地的建立满怀期待。一位村民激动地说:“以前野角乡主要种植传统农作物,收入有限。现在有了黑木耳产业基地,我们不仅能在家门口就业,还能学到先进的种植技术,以后的日子肯定越来越好。”
至此,七星关区野角乡黑木耳产业基地的揭牌暨乡村振兴产业推进会取得圆满完成。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为野角乡的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展望未来,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野角乡的黑木耳产业必将蓬勃发展,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 “金耳朵”,为乡村振兴书写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