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我们
工作动态
新闻资讯
会员服务
政策法规
乡村振兴艺术团
证书查询
乡村振兴综合服务平台

【河南】特色小镇“夺星晋级” 乡村振兴赋能加力 ——河南西平县探索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新路径

    作者:委员会     日期:2022-11-22 09:21:18 阅读量:

河南省级文明村高庙村的红薯文化一条街声誉日隆、“淘宝村”水泉汪村的渔网渔具“云上腾飞”至全国各地、紧邻107国道的宋集村蒲公英小镇雏形初现、崔庄村香菇小镇正紧锣密鼓谋划布局……

今年以来,河南省西平县聚焦“五星”支部创建目标任务,围绕“产业兴旺星、生态宜居星、平安法治星、文明幸福星、支部过硬星”要求,统筹结合“一村一品”特色产业、人居环境整治、“移风易俗正能量,文明西平新风尚”主题活动等重点工作,引导乡村立足自身资源优势,探索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新路径,提升优势品牌,高质量推动特色文化小镇“夺星晋级”,形成“星星点灯”示范辐射效应,为乡村振兴“赋能”加力。
“扎实有效推进‘五星’支部创建,是高效率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的‘金钥匙’。”西平县委副书记、县长侯公涛说。
红薯文化小镇——岁岁念好“红薯经”
“寒露早,立冬迟,霜降收薯正当时。”每到10月下旬,霜降刚过去,西平县焦庄乡高庙村红薯文化小镇里就出现一派车辆穿梭、群众忙碌的丰收景象。为推动“五星”支部创建工作走深走实,高庙村结合自身实际,强化党建引领,积极推进红薯文化小镇建设。
红薯全身上下都是宝,养生治病离不了。高庙村红薯文化小镇以“西地红薯业有限公司+村集体经济+村民股民”的模式,努力念好繁育推广、回收储藏及深加工的“红薯经”,深加工出红薯醋、红薯粉、红薯梗、红薯面、红薯干、红薯粉条等系列产品,形成“三品一标”农产品绿色认证两个、商标两个,产品供不应求。红薯种植面积已辐射到5个县市、10多个乡镇、6000多亩,年产值已突破100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达30多万元。
高庙村党支部书记焦通介绍:“高庙村没山没水,就围绕红薯做文章,致力于打造红薯文化小镇,建设红薯文化一条街、红薯文化广场、红薯博览馆和村史馆等,激发文旅活力潜力,带动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持续增加。”
“这‘五星’支部创建活动带来的变化实实在在,现在俺村更美了、更富了,也更有奔头了。”说起“五星”支部创建带来的好处,村民刘刚连连称赞。如今,高庙村的发展犹如芝麻开花节节高,“五星”支部创建让群众尝到了甜头,群众支持创建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
渔业小镇——穿针引线“幸福结”
“‘五星’支部创建就是好,乡村振兴路上赶、帮、超。”在西平县专探乡水泉汪村渔业小镇电商产业园,该村党支部书记李世忠满怀信心地说。
专探乡水泉汪村距西平县城西5公里左右,是远近闻名的渔业电商“淘宝村”,也是该县计划创建的3个“五星”支部之一。
素有“渔网之乡”美誉的西平县,渔业发展的传统优势明显,已成为全国重要的渔网渔具生产加工基地。为进一步激发集群效应,实现渔网渔具特色产业飞跃发展,水泉汪村渔业小镇多功能、综合性的渔网渔具电商产业园拔地而起。目前,已入驻企业6家,年产值两亿元,带动就业2000多人。
“自‘五星’支部创建以来,水泉汪依托渔网渔具加工主导产业,奋力构建集渔网渔具加工、电商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产业兴旺发展,集体经济不断壮大。目前,全村电商专业大户58户,7户年销售额在5000万以上。”专探乡党委书记陈亮告诉说道。
小渔具钓出致富大产业。一边“织网”,一边“触网”,水泉汪村渔业小镇发展模式已绘出一道别样的风景,正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
蒲公英小镇——致富路上“网红茶”
民居村舍白墙青瓦、房前屋后干净整洁,游园广场成了群众休闲娱乐的乐园;绿化到位、路灯整齐、宽阔平坦的“一纵三横”水泥路通达各户;垃圾分类集中处理、旱厕改造扎实推进、饮水安全卫生有保障……近日,走进西平县宋集镇宋集村,就能切身感受到蒸蒸日上的高质量生活态势。
“这是争创‘五星’支部,引领乡村振兴开创的好局面啊。”宋集村党支部书记刘香莲有思路,肯实干,“我们村虽然创的是‘四星’,但一定要铆足劲,大干快上往前闯,‘四星’奔着‘五星’干。”
“走吧,咱去新建的蒲公英小镇看看去。我们村种的蒲公英既可以做成保健茶,也是很好的蔬菜,具备药食两用的效果,是我们的致富法宝。”谈笑间,跟着刘香莲,驱车来到了紧邻107国道的蒲公英小镇。
小小蒲公英,如何点亮产业兴旺星?据介绍,宋集村蒲公英小镇种植面积达500多亩,依托佳香种植专业合作社,吸纳当地近300名村民入社,从供种、育苗、管理到收购都实行“一条龙”服务。同时,与安徽亳州天济中药厂和西平兴源制药厂建立稳固合作关系,实现了每亩年净收益超5000元。
“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刘香莲说,“村里订购的机器设备已回来了,马上进行安装调试,以后‘蒲寿清茶’‘嫘祖蒲香茶’就可以自己生产了。”
产业聚财,特色兴农,今日宋集村蒲公英小镇正以“五星”支部创建为引领,全面激活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金银花小镇——摘金采银“腰包鼓”
金银花开金银来,幸福生活幸福长。金银花种植一直都是西平县特色种植中的一个热门产业,尤其是驻马店市启动“中国药谷”建设工程以来,更是涌现出谭店乡、二郎镇的金银花小镇大面积种植“热潮”。
“乡村振兴,产业为先。为推动‘五星’支部创建工作落实落细,二郎镇因地制宜,积极壮大特色产业项目,强力促进产业兴旺,不断巩固提升产业支撑。”西平县副县长、二郎镇党委书记耿扬说。依托“基地+协会+农户”的运营模式,该镇金银花种植产业规模逐渐扩大,深加工产业链日益完善,构建出规模化、特色化、景观化、产业化绿色发展新格局。
“在镇党委和村党支部的引领下,党员干部带头支持,王庄村、祝王寨村、小王庄村等地的金银花种植已形成区域规模,成为名副其实的金银花种植特色小镇。”指着王庄村新立的村企共建金银花示范基地招牌,西平县东信金银花产业协会会长、从事金银花种植已20多年的赵霞说。金银花种植亩均收益近万元,还解决了乡村留守老人、妇女就近务工的难题。
“每年的4至7月为金银花采摘期。最忙的时候,需要雇周边闲散劳力300余人,每人每天平均可收入100多元。”在谭店乡金银花小镇,深怀金银花种植情结的尚长河双金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谭彦平说道。
为保证金银花种植效益,西平县金银花小镇完善现代企业发展机制,从种苗培育、基地管理、技术培训、物资供应,到产品采收、分选储存、深度加工、销售服务,实行全程跟踪、统一服务,所开发生产的金银花酒、茶、牙膏、香皂等产品已成为地方特产,切实实现了经济建设和生态效益“双丰收”。
产业兴旺是富民之本,是乡村振兴的顶梁柱。在“五星”支部创建引领和特色产业小镇示范带动下,全县处处呈现出一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蓬勃发展态势。“‘五星’支部创建既是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也是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探索。”西平县委书记李全喜说。



相关新闻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农展馆南里11号 邮编:100125

中国乡村振兴QQ群: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