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我们
工作动态
新闻资讯
会员服务
政策法规
乡村振兴艺术团
证书查询
乡村振兴综合服务平台

【乡村振兴典型案例】聚焦五大振兴,奋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作者:委员会     日期:2022-11-07 11:33:59 阅读量:

摘要:峨眉山市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5A级景区所在地,不仅旅游闻名中外,乡村振兴同样亮点纷呈。近年来,峨眉山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明确“1238”总体思路,谋划“一核一带四区”空间布局,以茶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推动“工旅、农旅、文旅”等多业多态共生发展。获评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国家卫生城市、中国幸福百县,四川省首批乡村振兴先进县。


一、串珠成链,产业高质高效

(一)强规划,科学布局产业发展


峨眉山市综合考虑全市自然资源、地理环境、产业基础等情况,明确“1238”总体思路,谋划“一核一带四区”空间布局,重点围绕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这个愿景,全力建成世界级旅游景区、争创全国百强县,打造环峨眉山景区世界级生态医(康)养旅游度假带。将乡镇(街道)划分为四个片区,围绕“一片区一主业一特色”,形成医康养产业特色鲜明、农业产业连片打造、“农业+”融合发展的一二三产长链条发展格局。

(二)抓项目,积极推进主导产业


环峨眉山康养片区依托四川大学华西峨眉医院项目,建设大健康产业园,打造成渝地区康养医美“第三极”。峨眉山南山度假片区主攻农旅融合产业,着力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打造世界级旅游度假区。双福峨眉山茶片区将优质高山高端绿茶作为主导产业,建设中国高山高端绿茶核心示范区,争创中国茶叶百强县。九里绿色材料片区重点发展绿色工业产业,打造乐山地区先进制造集聚区,争创国家级开发区和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三)促融合,多业多态共生发展


将优势业态做新、成熟业态做深、新兴业态做大,推动“工旅、农旅、文旅”等多业多态共生发展。一是探索“农业+”产业融合新模式。高桥里农文旅融合项目致力于“回归自然”,以有机农业、农耕研学等可持续、多样化经营模式,打造独特的“田园林草湖”的生态自然景观,一跃成为网红打卡景区。二是推进工旅融合纵深发展。农夫山泉、叠川麦芽威士忌酒厂集文化讲解、生产线观光于一体,年接待游客约20万人次,已成为著名工业旅游示范点。三是创新文旅深度融合。深挖峨眉山独特文化、景观,打造《只有峨眉山》,行进式实景观演中的乡愁与人生哲思,助力让峨眉旅游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峨眉。

二、厚植沃土,乡村宜居宜业

(一)聚任务,短板“补”起来


整合乡村振兴、城乡环境治理等多领域资金15亿元,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有序推进新一轮农村电网、村镇供水管网改造提升,农网供电可靠率、综合电压合格率均超99.7%。成功举办全省乡村振兴暨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交通项目集中开工仪式,打通产业路、旅游路、园区路39.1公里。因地制宜调整乡镇卫生院设置,推进乡村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撤并、改扩建学校10所,实行“教师区域轮岗交流”等,推动乡村教育质量持续提升。常态开展“送文化下乡”等活动,打造乡村文化振兴样板村镇2个。

(二)重培育,人才“多”起来


强化党建引领,创新“党建引领、多元参与、协商治理、智慧服务”工作思路。全面构建乡镇(街道)—村(社区)—小区三级党组织构架,健全服务管理体制机制,纵深推动基层治理。注重人才培养,实施“万名优秀农民工定向回引培养工程”、“农村家庭能人”培养。配强三农工作帮扶队,围绕茶叶、畜禽养殖业等,结合群众多元化技能需求,实施精准培训。加大政策落地。初步拟定《峨眉山市培育基层治理人才若干措施》《峨眉山市农业科技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的若干措施》等,为人才培育提供政策支撑。

(三)强党建,服务“优”起来


完善便民服务体系,有序下放乡镇(街道)权力事项159项,推动26个派驻机构人员下沉。创新一个中心阵地和N个便民服务代办站的“1+N”模式,设置便民服务代办站151个,打通“最后一公里”。提升为民服务质效,持续开展“大走访大服务”“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全覆盖走访辖区村(居)民,建立困难台账,逐一销号解决。借力“有事来协商”平台建设,通过“小平台”促进“大协商”,推动“一元管理”向“多元共治”转变。深化旅游服务形象,深化“人人都是文明使者”“有困难请找我”和“办事不求人”党建品牌,刻画了峨眉山“宠游客”服务形象。

三、深挖资源,农民富裕富足

(一)建园区,做大做强农业产业


积极培育和打造片区高质量、高标准、有特色的现代农业园区,通过一产引二产带三产,提升产业规模和品质,以点带面辐射周边发展,有效促进农民增收。目前,全市已创建国、市、县级现代农业园区15个,新培育县级农业园区2个。统筹片区特色产业发展,通过市场化引入和本地化培育,提质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国家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布局打造万亩粮油基地、精品康养产业园区、高山蔬菜现代农业产业园等15个农业园区,连片发展高山蔬菜10万亩、中药材5.6万亩、茶叶23.15万亩。  

(二)强整合,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加快推进合并村集体经济融合发展,完成全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总量4.95亿元、资源性资产7.27万亩清产核资,建立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理顺集体经济组织体系。积极引入社会资本,盘活镇村闲置资产、整合低效资产,利用以弱带强、优势互补、抱团发展等形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高桥镇寨子村依托茶旅融合产业发展特色旅游,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改造“茶里民宿”,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增收和投资方获利“双赢”;黄湾镇通过盘活闲置资产,7个村、2个社区“抱团发展”成立洗涤中心,释放集体经济发展新潜能。

(三)多探索,盘活利用乡村闲置资产


共计分类盘活乡村闲置资产355宗,盘活率达96%。通过异地改造、利用、置换一批资产或设施发展“飞地经济”,如绥山镇通过复垦闲置宅基地置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27.8亩,6个村联建仓储物流厂房,每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近5万元。统筹片区内闲置公有资产,采取调剂、置换、租用、改扩建等方式,将交通区位较好、设施较齐全的闲置用房移交给对应单位,如高桥镇将原沙溪乡政府办公楼及其附属房屋交由连峨村作为党群服务中心使用。



相关新闻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农展馆南里11号 邮编:100125

中国乡村振兴QQ群: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