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杜志章为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长
仲夏时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他先后来到吴忠、银川等地,深入农村、社区、防洪工程、农业产业园区等地方。他强调要巩固提升脱贫成果,保持现有政策总体稳定,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自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在全国两会参加审议时,和外出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乡村振兴战略,从不同层面对推动这一重要战略的落实提出具体要求。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脱贫攻坚取得胜利,仅意味着消除贫困和在一定程度上的改善民生,但尚未实现共同富裕。当前,城乡、区域、贫富仍存在差距,因此,在摆脱贫困之后推进乡村振兴,是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摆脱贫困如果只是意味着“两不愁三保障”,就只是满足了人民最基本的生产和生活需求,是较低水平的小康,并不算富裕。国家富强离不开人民富裕,贫困地区的人民也向往富裕的生活,因此继脱贫攻坚之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也是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逻辑。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具有充分的必要性,也有充分的现实可能性
脱贫攻坚奠定了走向乡村振兴的基础。经过脱贫攻坚摆脱贫困之后,贫困地区不仅人均年可支配收入达到脱贫标准,而且还具备了自我发展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包括水、电、路、气、网等基础设施,政务、医院、学校、文化、娱乐等公共服务,以及适合贫困地区发展的产业基础等。乡村振兴就是贫困地区在脱贫攻坚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快速、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迈进。
脱贫攻坚的利好政策将为乡村振兴继续发力提供保障。2019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强调要保持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提出了“四不摘”要求,即:“贫困县党政正职要保持稳定,做到摘帽不摘责任。脱贫攻坚主要政策要继续执行,做到摘帽不摘政策。扶贫工作队不能撤,做到摘帽不摘帮扶。要把防止返贫放在重要位置,做到摘帽不摘监管。”这些指示,将为贫困地区从脱贫攻坚走向乡村振兴保驾护航。同时,脱贫攻坚加深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从而提振了从脱贫攻坚迈向乡村振兴的信心。
脱贫攻坚激发了贫困地区人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精准扶贫中强调“五个一批”,其中“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将会长期发挥积极作用。“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扶持力度,通过加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技能教育等,提升贫困地区人口素质。同时,通过对贫困人口的思想教育,使他们摒弃愚昧和懒惰的思想观念,从而充分激发其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这也是贫困地区走向乡村振兴的根本动力。
“脱真贫,真脱贫”,夯实“乡村振兴”的基础
贫困地区的贫困发生率较高,“贫困”是一种普遍现象。导致贫困的根源主要是自然条件恶劣、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水平较低等。因此,贫困地区在应对这种由共性原因而导致的“普遍贫困”时,需要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增强地区发展能力。
同时,为了避免精准扶贫政策和资金过分倾向特定贫困户而出现新的矛盾,在精准识别环节应把“贫困线”调整为“贫困区间”,并将“多维贫困”依据从定量判断转向定性判断,把农民分成“富裕”“一般贫困”“明显贫困”三个层级。其中,“一般贫困”群众占比较大,应当是深度贫困地区重点扶持的对象,而“明显贫困”群众是少数,采用特殊措施重点扶持或采用政府兜底即可。此外,为了确保贫困地区在摆脱贫困之后还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还应注重“扶贫先扶志(智)”,充分调动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其知识水平和思想觉悟,增强其自我发展的能力,变被动脱贫为主动脱贫,变物质脱贫为精神脱贫。
多措并举,铺就通往“乡村振兴”之路
首先,要科学规划。贫困地区乡村振兴的规划既要考虑国家“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观目标,又要结合乡村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目标;既要结合但又要高于当前脱贫攻坚、精准脱贫的“两不愁三保障”标准,着眼于“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
其次,要探索适合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模式。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必须走科学化、集约化、市场化道路。所谓科学化,就是培养或引进人才、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坚持科学种植、科学养殖、科学加工、科学储运;所谓集约化,就是通过合作社或企业化的集约经营,统一产品规格,扩大生产规模,从而产生规模化效益;所谓市场化,就是通过市场手段配置资源,同时打开贫困地区农副产品的销售市场。这就需要充分激发帮扶企业在资金、技术、管理、市场方面的优势,按“企业+合作社”的模式,带动贫困地区产业发展,避免农村产业的盲目性。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将农村建成企业的廉价原材料产地和廉价的劳动力市场,造成企业对农村新的盘剥。例如,农民可以以土地使用权入股,参与生产、经营和管理,除了工资之外农民还必须有分红,以确保贫困农民通过产业发展实现脱贫致富。
最后,要留住人口,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人口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要素,“空心村”既没有振兴的必要,也没有振兴的依靠。为此,一是要打破原来以小组为单位的区划,以村为单位重新进行规划,在生产生活和自然条件较好的地方建设村民居住区,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从而留住人口;二是要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发展地方特色产业,通过规模化、集约化生产运作,吸引年轻劳动力在当地就业从而留住人口;三是要加强对农村职业技术人才的培训,并鼓励他们在家乡就业创业,从而为乡村振兴提供专业化人才;四是要适当提高乡村党员干部的待遇,建议村党支部书记专职化,其待遇可以参照乡镇公务员,有了良好的待遇保障和发展前途,年轻党员会更愿意回乡发展。
来源:《国家治理》周刊 原责编:罗 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