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水泉村位于鹤壁市淇县的太行山深处,原本封闭的小山村,因为旅游业的发展,不但增加了与外界的交流,也让更多的人知道了凉水泉村,并且来到凉水泉村体验古老与现代相结合的乡村旅游环境。凉水泉村也不断在乡村振兴中培养了自身的诗情画意。
凉水泉村游客接待处
建在石头山上的凉水泉村,深处大山,交通不方便,村里人一直过着比较原始的农村生活,在有限的土地上,村民通过开荒搞种植,喂养牛、羊、猪等家畜过日子一直过的不是很富裕。正是因为如此,很多人外出务工,留下了老人和儿童在村里。随着外出的人越来越多,村里的老房子、老圈舍基本都要荒废了,整个乡村缺乏活力。
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的开展,凉水泉村也在摸索着一条乡村振兴的道路。
旧房改造的古民居展示馆
深挖价值 打造独特的旅游模式
随着乡村旅游热的出现,全国乡村民宿受到了越来越多游客的喜爱。凉水泉村本是保留着比较完好的乡村景象,在看到这一机遇时,凉水泉村成立旅游开发公司,开始了乡村旅游发展之路。
干净的乡村道路
凉水泉村是淇县全域旅游“灵山旅游度假区”中的一个重要节点。结合整个度假区的情况,凉水泉村坚持科学性、指导性、前瞻性、可操作性的原则,以丰富的自然资源、乡村人文旅游资源为依托,以乡村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整合乡村旅游资源,深入挖掘乡村文化资源的社会经济价值,探索出了一条以“旅行社+景区+古村落+产业扶贫”的乡村民宿发展模式。其中打造的灵泉妙境名宿更是获得了诸多殊荣。
精心设计 带领村民走上幸福路
凉水泉村的旅游模式以乡村民宿为主体,同时还设计了诸多特色活动。
凉水泉村是省级贫困村,易地搬迁后,村内闲置大量房屋。自2017年起,淇县凉水泉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发挥专业优势,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邀请专业团队对闲置院落房屋进行整合利用、民宿开发,以古灵山景区为依托,精心打造石光院子、花田木屋、悬崖竹屋、星空果岭民宿品牌,构建“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高端民宿集群格局,既满足了企业的经营需要,也使村集体经济获得了提高,村民从中受益良多,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旧房改造的石光院子
悬崖竹屋
特色活动 吸引更多人的到来
1.农事体验产品。村庄内开发建设了菜园、朴门农场等农事体验活动区域,为旅客提供农事体验。
2.特色美食产品。主要以山里人家特色中餐厅为载体,主要特色产品有豫北羊肉米饭、山野菜、红薯丸子、皮渣等。同时还有以中国传统美食饺子以及羊圆西餐厅为辅的特色产品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
3.网红体验产品。通过牛棚改造的牛棚咖啡馆、羊圈改造的羊圆西餐厅、猪圈改造的猪舍茶吧等已成为凉水泉村的名牌,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已成为凉水泉村的网红打卡地。
联农带农 培养自身的诗情画意
凉水泉村主要通过五种方式与贫困户进行利益联结,全村一片诗情画意。
一是整体租赁民宅,获得财产性收入。凉水泉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按照不同的房屋价格对全村的石头房子进行了整体租赁,村集体每年增收33万元。
二是流转土地林地,获得流转性收入。凉水泉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将贫困户的土地和林地全部进行流转,每年户均获得收入1.1万元。
三是“三员三小”就业,获得工资性收入。群众通过服务员、公司雇员、群众演员、小客栈、小商铺、小餐饮,每户年均增收1.5万元,四是群众投劳务工,获得务工性收入。
四是群众投劳务工,获得务工性收入。自凉水泉村开发建设以来,村里面群众都参与景区开发建设,日人均收入120-200元。
五是农特产品销售,获得经营性收入。群众通过经营山核桃、山小米、大红袍花椒等农产品,户年均增收1000元以上。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及各类扶贫政策叠加,该村2018年户均增收达到2.35万元。
村中的王建民大爷,今年62岁,早期患有脑梗,恢复后,一直没有收入来源。公司聘用王大爷在景区内做一名环卫工,不仅每个月有了固定的收入,而且还能一直留在村里。看着村里的产业一片兴旺,王大爷每天生活地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