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我们
工作动态
新闻资讯
会员服务
政策法规
乡村振兴艺术团
证书查询
乡村振兴综合服务平台

方典昌:乡村振兴要防止“长期任务短期化”

文章来源:大众日报         日期:2019-11-06 17:13:29 阅读量:

一些地方急于求成,不自觉地将时间跨度为30年的历史性任务,放到短时间内来考虑,督促数量众多的村庄都要迅速实现“五个振兴”目标。这种不合规律的急躁心态,一定要避免和克服。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来,国家顶层设计已基本完备,各地纷纷出台规划和政策,强化组织实施和推进保障,乡村振兴全面起势,总体进展良好。但是,在具体推进过程中,一些地方难以正确处理长期任务和短期目标之间的关系,亟须避免、克服思维和行动上的“长期任务短期化”误区。


认识上,应防范将乡村振兴长期历史任务短期化的错误倾向,克服一些基层对乡村振兴存在的急躁心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中央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提出,乡村振兴的目标任务分为2020年、2035年、2050年三个节点。然而,在实践中,许多地方往往急于求成,不自觉地将时间跨度为30年的历史性任务放到短时间内来考虑,督促数量众多的村庄都要迅速实现“五个振兴”目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基层对乡村振兴产生了急躁心态。因此,在导向上,应进一步明确“乡村振兴不是每一个村庄都振兴、更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实现”的观点,强化对乡村振兴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关系的认识。在目标制定上,可借鉴我国改革开放的渐进式的带动策略,“先富带动后富”,争取在部分具有某些优势的村庄实现“焦点突破”,进而带动乡村全域振兴。


规划上,应科学预判未来20年乡村发展趋势,树立县域视角,重视镇区作用。2018年我国城镇化率为59.58%,专家预测未来仍有15年-20年的发展空间。当前,城镇化正持续对传统村落产生重大影响。一方面,大量农民进城,或向镇区集中居住,大多数村庄由于资源体量较小,单凭村庄自身往往难以独立支撑乡村振兴的重任,未来会有一大批村庄逐步消亡;另一方面,少数产业基础好、环境优美的村庄正在不断吸收村庄外部资源,并通过跨村庄土地流转等方式以强村逐步带动弱村,这些村庄将长期存在。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应把握这一长期趋势,树立县域视角,重视镇区作用。在具体工作中,应格外注意两点:在长远规划上,要注重村庄间长时段的组织融合、服务融合、产业融合、居住融合等;在长期投入上,要按照原有行政村数量标准予以财政资金支持,确保合村并居或建立社区后财政扶持资金不减少。


方式上,应长期推动土地托管的发展。土地托管是现阶段促进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有效方式。与土地流转相比,土地托管不需要在土地“三权分置”上做文章,相关各方职责也比较清晰,在土地承包经营权归属、利益分配、抗风险能力等方面的适用性、灵活性更强,农户的接受程度更高,不仅能够降低成本、提升农业的规模化和现代化水平,也能够保障农民利益。从一些地区的土地托管实践看,每年每亩可节省成本约300元,农户也可以从土地劳动中解放出来到企业打工,增加工资性收入,同时还拓宽了村集体的收入渠道。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应充分用好土地托管这一方式,特别是在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存在阻力的地区,可因地制宜,引导农民实施土地托管,与供销社系统和龙头企业强化对接合作,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产业上,应长期培育对当地农村有明显增收作用的农业模式。以我省为例,以温室大棚为代表的设施农业是推动乡村振兴较为快速和有效的途径,并形成了增产增收的“寿光模式”等先进经验。当前的蔬菜产业,同上世纪80年代我国的林果产业一样,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对农民增收的作用非常显著。从山东省内看,临沂代村、聊城耿店村、潍坊的玉泉洼村和松兴屯村等为代表的乡村振兴先行村,其产业都是以果蔬为代表的设施农业。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部分地区可适度强化对以蔬菜大棚为代表的“寿光模式”的借鉴和应用,同时应注意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避免行政主导和产能过剩。


人才上,应将培育乡村人才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长期任务。“路线确定之后,干部是决定的因素”,推动乡村振兴,当务之急是寻找和培育一批有政治觉悟、有过硬能力的乡村人才,锻造强有力的乡村基层党组织。从实践看,发展较好的乡村一般都有一个深具家乡情怀、有干事激情、有先进理念和市场意识的能人型村党支部书记。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可以遴选一批关心、支持家乡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纳入村党组织书记候选储备库,积极引导创业成功人士回乡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同时,乡镇党委政府应把主要精力向农业农村领域倾斜,县、市层面要为村党组织建设提供保障,让农村干部无后顾之忧,聚精会神抓乡村振兴。


扶贫上,应牢牢把握对脱贫攻坚具有长期功效的方针政策。例如,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对促进乡村贫困群体居住条件的改善就有着长远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已经到了把土地增值收益更多投向“三农”的时候了。当前持续推进的新型城镇化,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发挥作用提供了良好的大背景。增减挂钩政策将城市产生的较高土地级差收益返还农村,疏通了社会资金投向脱贫攻坚的有效渠道,特别为异地扶贫搬迁和偿还贷款提供了资金保障。总的来看,在移民搬迁和新村建设中的增减挂钩收益,可为贫困农民解决约1/3建房资金。



相关新闻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农展馆南里11号 邮编:100125

中国乡村振兴QQ群: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