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我们
工作动态
新闻资讯
会员服务
政策法规
乡村振兴艺术团
证书查询
乡村振兴综合服务平台

黄承伟: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CR50     日期:2022-08-10 11:18:47 阅读量:

编者按:7月2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发布了《中国农村发展报告2022》,报告包括1个主报告和4大类18个分报告。主报告发布了对2035年和2050年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情况预测,提出了衡量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3大方面8个类别的12个相关指标,对促进中国农民共同富裕的关键举措和推进路径进行分析和探讨。国家乡村振兴局中国扶贫发展中心主任黄承伟现场发言,以下是发言全文。

2-220Q0112232591.jpg


“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主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重要文章中的重要论断和要求,我理解这一重要思想的主要意义在于,把“农民”和“农村”在共同富裕的框架下分开,对于理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创新意义。因为,总目标并没有把农民现代化凸显出来,但是,现代化最关键的是“人”的现代化,因此,没有农民的现代化,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就无法实现,换言之,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应该是实现“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因此,我认为,今年农村发展报告以“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为主题,其现实意义至少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有助于引导全社会的共识。乡村振兴不仅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最关键的还是要实现农民现代化。“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更多关注的是“物”的现代化,而“农民现代化”就是注重精神层面的现代化。
  二是有助于引导对发展底线的聚焦。无论是实现现代化,还是实现共同富裕,底线都必定是农村,而农村的底线就是脱贫地区,特别是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涉及近千万人口的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尽管这些问题看起来是具体的、局部的,但是这些“底线”任务的完成,却会影响全局。比如,如果出现规模性返贫,那么这些地方就根本谈不上共同富裕。这些底线问题,需要引导全社会各个层面都关注并给予更大的发展支持。
  三是有助于引导“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原则具体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一个长远目标,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那么,在实践中如何具体化?到2050年是一个战略阶段,到2035年也是一个战略阶段,两个阶段如何衔接?目标如何确定?如何具体落实到不同的县、乡、村?等等,都需要引导“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具体实践,目前报告中已经试图回答好这个问题。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特别需要从三个方面“着力”


  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根本在于发展,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发展壮大县域经济面临诸多挑战,有许多需要解决好的问题。在现有条件下,特别是在已有相关政策支持下,如何更好地发展县域经济,更有力有效带动乡村振兴,特别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
  第一,着力转变传统观念。主要是在四个方面树立新的观念。
  一是要树立系统观念。县域经济体系现代化是县域现代化的核心和基础,但是目前许多县的经济体系不完善、不完整,在世纪疫情冲击下发展难度更大,需要系统诊断、提出系统性的解决方案。目前,不少脱贫县紧盯着脱贫攻坚成果,但是如果不用发展思维、通过加快发展实现脱贫成果的巩固,脱贫成果很有可能巩固不住或者巩固成本很高。一二三产业的整合、城乡的整合、县乡村的联动、小城镇的布局与建设,等等,都需要用系统观念去解决。
  二是强化“三新一高”战略意识。就是县域处于新发展阶段什么阶段,如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如何融入新发展格局,怎样发挥自身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等等,也需要转变旧观念。
  三是坚持精准思维。在一个县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共同富裕是一个涉及方方面面的大问题。比如,我最近到过的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全市580个行政村,县里估计未来5-10年至少1/3的行政村会消失。那么,如果没有精准思维,分类规划、分类施策、分类指导,那么就很有可能依然投入乡村建设,这些村庄消失必然造成宝贵资源的浪费。不同类型的村,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均需要用精准思维,实施精准施策。这就是观念转变。
  四是弘扬“钉钉子”精神。乡村振兴是一个战略过程,要避免急功近利思维,要树立久久为功、滴水石穿的理念。
  第二,着力发展乡村产业。主要从四个方面加大力度。
  一是加大县域乡村产业定位的研判力度。如何准确定位本县乡村产业的发展,这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需要基于发展现状、内部优势、外部环境、发展趋势等方面的研判。准确的定位,将决定产业发展的方向。
  二是加大乡村产业发展科学布局的力度。每个县都在发展产业,关键是要发展强县富民的产业,如果产业对乡村的带动作用弱,那么农民就谈不上从中分享发展成果。
  三是加大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力度。要强化创新意识、善用改革思维,延长产业链,发挥地方优势,推动科技革命,全方位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形成集聚效益。
  四是实施加大完善联农带农机制的力度。如果仅仅是为了GDP增长而发展,没有建立联农带农机制,农民无法共享发展成果,农民农村的共同富裕就成为一句空话。
  第三,着力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革命,特别是信息技术发展,给欠发达地区特别是刚脱贫地区带来新的机遇。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大力培育新业态、新模式。
  一是培育发展新型乡镇企业。不同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现在培育、支持、发展的乡镇企业,是新型的乡镇企业,这些企业将把村和县连接起来,在促进县域经济体系现代化中发挥节点作用,这些企业具有绿色环保、联农带农的特征。
  二是培育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从全国看,特别在脱贫地区,村级集体经济是发展中的薄弱环节。而实践证明,没有一定的集体经济,就难以把农民有效组织起来,难以实现集聚发展,难以尽快让全体村民享受现代化生活,促进共同富裕也就没有扎实的基础。
  三是培育发展新型庭院经济。不少地方已经成功实践,让庭院变菜园、变果园、变特色饲养园等取得较好成效,表明这是一条很有价值、很有潜力的乡村振兴路子。
  四是培育发展数字乡村。这方面潜力巨大,中央已经作出相关部署,不少地方实践积累了经验,各地可以因地制宜开展试点示范,逐步推广。

进一步完善《中国农村发展报告》的几点建议


  中国农村发展年度报告不是基础性的理论研究成果,但具有学理性,更侧重于对策研究。因此,从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出发,服务完善乡村振兴的顶层设计、政策完善,新的年度报告研究需要关注和加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加强类型研究。中国最大的特点是发展差异性很大,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发展类型,无论是农业还是农村,不同类型发展需求不同,相同干预,最终的结果肯定也不一样。因此,需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类型进行深入研究,以为相似类型的乡村振兴提供借鉴及启示。
  二是加强案例的运用。目前的报告里有案例,都是专题性的小案例。实际上以点带面的推动工作方式,更需要东、中、西部地区不同区域、不同发展类型的典型案例,这些案例更有启示性,关注度会更高。
  三是加强战略研究和策略研究更好结合。目前更侧重基础性问题和总体性研究,从务实管用目的出发,更需要报告体现战略研究和策略研究的结合,才有助于引起有关决策部门的关注。(作者:黄承伟 国家乡村振兴局中国扶贫发展中心主任




相关新闻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农展馆南里11号 邮编:100125

中国乡村振兴QQ群: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