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我们
工作动态
新闻资讯
会员服务
政策法规
乡村振兴艺术团
证书查询
乡村振兴综合服务平台

雷刘功: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几个问题思考

    作者:委员会     日期:2021-06-15 21:48:53 阅读量:

根据中国农村杂志社党委书记、社长雷刘功“中国乡村振兴50人论坛(CR50)”成立大会的发言整理。我就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初步的思考。主要是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是快与慢的问题,第二个是大与小的问题,第三个是多与少的问题,第四个是人与治的问题。

    1-210615215313W2.jpg 

第一,快与慢的问题主要是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的问题从目前的农业农村发展的情况看,农业发展的快,农村发展的慢;农业现代化的程度高,农村现代化的程度低。大家知道过去我们提的比较多的是农业现代化,我们从一开始只提农业现代化或者是现代农业,不提农村现代化,大家知道在1954年我国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实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和国防的“四个现代化”的任务,当时只是叫任务。到1964年底和1965年初的时候,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就是把我国建成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新世纪以来,我们连续发了18个中央一号文件,其中2007年、2013年,这两个中央一号文件都以现代农业为主2015年、2016年,连续两年中央一号文件都以加快农业现代化为主题。现在我们开始提农业农村现代化,强调坚持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个词是十九大第一次提出来的。与过去单提农业现代化不同,这是党和国家的文献当中首次明确增加农村现代化这一内容,将农村现代化与农业现代化一并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目标。在2017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动农业、农村、农民,与国家同步基本实现现代化。同时提出,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个发展中大国能够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问题这是把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现代化放在一起提。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要求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到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写入公报。

    202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我们的主题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上了中央一号文件的标题。衡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指标有很多,近几年我们提的比较多的有两个标志性的数字,一个是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一个是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在领导人的讲话或者报告当中这两个数字提的比较多。目前,我国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是59.2%,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0%当然还有很多标志性的数字,可以说明农业现代化的程度比如我们国家的主要农作物实现粮种的全覆盖,今年要打种业翻身仗主要农产品加工的转化率达到67.5%,还有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的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还有我们的化肥农药的施用量连续三年负增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45%。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的引入,使农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农业的内涵也从来没有这么丰富过。和农业现代化相比,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就显得比较慢,城乡要素交换不平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差距的问题也比较突出。

    未来的农村现代化,我想一定是包含着乡村的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的现代化也一定是农产品的供给、生态的屏障、文化的功能传承,相互依托支撑的现代化也一定是乡村建设美,经营美,传承美的现代化也一定是农业的高质高效,乡村的宜居宜业,还有农民的富裕富足的现代化也一定是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公共城乡关系的现代化。那么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我们实现农村现代化描绘了一个非常宏伟的美好蓝图。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实际上就是要加快推进农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举措。归结起来讲,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应该是一个整体,我刚才是分开讲的,但是我们不能割裂看。农业现代化是农村现代化的基础,为农村现代化提供产业基础和物质保障。农村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依托,是实现农业现代化集聚必须的人口、土地等要素的空间载体。农业农村现代化不是农业和农村的简单相加,而是相融,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融合的现代化,他们相互关联、相互印证、互为依托、彼此拉动。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大与小的问题。主要是规模经营和小农户的问题。

    大家知道大国小农,是我们国家的基本国情和农情。在我国搞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从这个国情和农情出发,解决好一大一小这两个问题。

    一大就是发展规模经营的问题。规模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分散的、粗放的农业经营方式难以建成现代农业。我们现在比较提倡的是适度规模经营,适度规模经营实际上就是要让农业发展有效益。比如说,一年两熟的地区户均耕种50亩到60亩,一年一熟的地区户均耕种100亩到200亩,这就是适度规模经营,能够产生效益。经营的主体主要是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目前全国的家庭农场超过100万家,农民合作社超过220万家。

    一小就是要解决小农户的问题。我们国家的现代化一定是顾及了绝大多数人的现代化,能够使绝大多数人分享成果的现代化,我们还要认识到没有任何力量可以在短期内让中国的小农户消失。面对这个事实,任何力量建设现代农业都一定要拉着小农户共同前进,让他们跟我们一起进入现代化的进程。

    大家知道我们国家的农业资源的禀赋差异非常大,不是所有的地方都能搞集中连片的规模经营。在这方面,我们要用历史的观点来看待小农户的问题。我们要看到小农生产在传承农耕文明、稳定农业生产、解决农民就业增收、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等各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我们要处理好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扶持小农生产的关系,也就是说要处理好一大一小的关系。农业生产经营规模要坚持宜大则大,宜小则小,不搞一刀切,不搞强烈命令特别是要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提升组织化程度,改善小农户生产设施条件,提升小农户抗风险的能力扶持小农户扩展他们的增收空间,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的发展轨道。

    第三,多与少的问题。主要是农村人口与城镇问题的问题。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城市人口在增加农村人口在减少,我们的“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到2025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5%,这就意味着每年进城人数仍将达到千万级规模。现在我们有近6亿人生活在农村,即便将来城镇化率达到70%以上,仍有将近4亿人生活在农村。现在城乡人口的流动性大大增强,我们有2.9亿农民工在城市和乡村之间流动,各类的人才或者是主体返乡创业就业。2020年,返乡入乡创业创新的人员达到1000万,所以从农村人口和城镇人口的变化当中,我们也可以感知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推动力量和城镇化的推动力量。应该说城镇人口增加,反映了城镇化的推进程度。但反过来看,城镇人口增加每年的粮食需求也会相应增加,这对粮食安全构成挑战。进一步讲,就是对我们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挑战,种粮食的人越来越少,吃商品粮的人越来越多,因为2.9亿的农民工本来是种粮的,现在到城里都开始吃商品粮。未来靠谁来种粮?就是靠我们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靠农业的现代化。从这两个关系看,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可能把它割裂开来。

    还有一个问题,随着农民的进城,农村出现大量的农房宅基地常年闲置的现象,另一方面,很多城里人下乡创业,对闲置农房有一定的需求。按照现在的政策,城里人不可能在农村购置宅基地,但空出来的宅基地怎么办?闲置起来就是资源的巨大浪费。如何合理有序的开发激活存续的资源,这也是对农村现代化的一个挑战。按照总书记讲的我们不能一边是繁荣的城市,一边是空心的乡村、留守的乡村,这不是乡村振兴,不是现代化的农村。所以,无论是从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角度,还是从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的角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房使用权都显得非常的必要。如果能把闲置农房利用好,既可以为农民增加财产性的收入,又能够为下乡的创业人员提供场所。

    第四,人与治的问题。主要是人的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问题。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的现代化,既包括物的现代化,也包括人的现代化,还包括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是人的现代化,没有人连最基本的吃饭问题都无法解决。这个人首先是农民,从适应现代农业来讲,我们要培育高素质农民没有高素质的农民就没有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其次,这个人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包括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这些新型经营主体是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现在农业农村现代化面临的一个最紧迫的问题是谁来种地的问题,这个问题是一个战略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就强调,解决好谁来种地的问题,对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也是非常巨大的。我们要从战略层面上高度重视,积极有效加以应对。

    如何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加快培育新型农业主体作为重大的战略,培育职业农民为重点,建立专门的政策机制,构建职业农民队伍,形成一支高素质生产经营者队伍,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基础和保障。

    这个治我认为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看。

    从国家治理层面上看,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成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为了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来把握和处理工农关系、城乡关系。不能出现一边是繁荣的城市,一边是凋敝农村的情况。

    从乡村治理来看,要创新乡村治理,建立健全党委领导,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机制让农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从精神文明层面看,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有要筑魂。农村的精神文明程度如何,是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文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乡村文化是维护乡村社会秩序的重要内生力量,优秀乡村文化中蕴含着解决当代农村现代问题的重要启示。优秀乡村文化的重塑与传承,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农村精气神的提升,本属于农村现代化的其中应有之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能名义上为搞现代化,把老祖宗的好东西都给弄丢了,这不是我们要的农村现代化。

    我就讲这些,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相关新闻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农展馆南里11号 邮编:100125

中国乡村振兴QQ群: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