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由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中国乡村振兴50人论坛主办的“多路径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闭门会议在京举办。CR50主席、国务院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原主席赵华林,CR50专家委员会专家、原农业部常务副部长尹成杰,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二级巡视员陈建光,CR50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乡村振兴局规划财务司原司长任铁民,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院长郭顺堂等领导专家出席本次会议。华侨城股份、中国农资集团、中化环境、衡宽国际、京东集团、阿里巴巴等单位代表作主题发言。会议由CR50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乡村振兴局规划财务司原司长任铁民主持。
CR50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乡村振兴局规划财务司原司长任铁民
会议结合《“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关于拓展农业多种功能 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围绕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做精做优乡村休闲旅游业、做活做新农村电商等角度展开讨论。
CR50主席 国务院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原主席赵华林
赵华林在致辞中表示,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也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和基础。明年是乡村振兴战略五年规划的收官之年,确定未来该如何进一步推进乡村产业发展,是现阶段的当务之急。
未来,乡村产业的发展应该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发力:第一,应健全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推动传统农业向前后端延伸、向上下游拓展,建立从原材料到制成品、从农民到消费者的供应链体系,实现农产品的增效和农民的增收,促进共同富裕;第二,应以特色产业培育优质企业,通过挖掘乡村特色产品,培育优质地标品牌,激发乡村资源要素活力,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优势产业发展,实现乡村资源的转化增值;第三,应推动乡村产业多元化发展,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培育乡村休闲旅游、农产品加工、生态环保、可再生能源等多种业态,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第四,应坚持科技兴农战略,通过农业科技研究提高农业质量效益,通过农村电商拓宽农产品商贸流通渠道,通过数字农业建设整合产业链上中下游各类主体,从而实现科技赋能,提升农村产业层次。
CR50专家委员会专家、原农业部常务副部长尹成杰
尹成杰在发言中指出,产业振兴是推进县域城镇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流程。只有把产业发展起来,构建现代的乡村产业体系,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振兴的总要求总任务和总目标。
当前认真贯彻和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在新的阶段新的格局下,发展乡村产业,特别是特色农业产业,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和全面乡村振兴的迫切需要。
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二级巡视员陈建光
陈建光认为,振兴的不是乡村本身,振兴的是乡村独有的功能。乡村振兴根植于农业多元功能,源自于乡村多元价值兴起,乡村万千气象,"有点老气、有点土气、有点正气、有点朝气",有生态涵养功能,还有文化传承功能,还有老前辈的红色基因、文化,还有老物件的文化积淀、休闲体验功能,这些最终都会转成老百姓的经济,让农民能够就业增收。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院长郭顺堂
郭顺堂在发言中指出,农村禀赋千差万别,产业发展的难易度不同。在扶贫工作推进过程中,需要增加产业发展重点工作,但是内生动力方面不足。从加工角度来看,加工企业要延伸产业链条,乡村产业链条需要因地制宜,科技融入产业和促进农村发展的精准对接。
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高级专家车夫
在嘉宾发言环节,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高级专家车夫表示,共同富裕,是一个全民话题,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必经之路,而产业兴旺是乡村全面振兴的根基。所以不论是产业振兴还是实现共同富裕,都要胸怀“国之大者”,坚持“人民至上”的宗旨。
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秘书长陶垒(右一)与衡宽国际集团执行董事施生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衡宽国际集团董事局主席吴苏
会上,衡宽国际集团董事局主席吴苏作主题发言并与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签约双方将在产业、生态等多方面深入合作。吴苏表示,衡宽国际集团将以“农业生态产业振兴”为大方向,秉承多路径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服务“人”和“三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