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我们
工作动态
新闻资讯
会员服务
政策法规
乡村振兴艺术团
证书查询
乡村振兴综合服务平台

携手努力,共同维护全球粮食安全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日期:2020-12-14 10:39:51 阅读量:

中国国家统计局12月10日发布数据,202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13390亿斤,比上年增加113亿斤,增长0.9%,连续6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实现“十七连丰”。泰国正大管理学院中国东盟研究中心副主任奥拉萨表示,中国粮食再获丰收体现了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中国为维护全球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稳步发展农业 参与全球治理


近年来,中国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区域布局趋于合理,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中国利用全球9%的耕地,解决了全球近20%人口的吃饭问题。“中国政府多措并举,在应对粮食安全挑战方面为各国树立了典范。”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经济学家马克西莫·托雷罗表示,“抗击疫情期间,中国调动各方资源,保证粮油肉菜等生活物资供应,有效缓解了疫情冲击。目前,中国在粮食安全和粮食生产方面取得巨大飞跃,谷物库存水平很高。”


意大利安莎社刊文表示,“农业是经济和社会稳定的支柱。中国经受住了考验,在控制住疫情的前提下稳步推进农业生产,为确保2020年丰收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处代理代表欧敏行表示,中国的一系列举措为各国政府参与粮食安全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


中国高度重视粮食安全,主张各方携手努力,共同维护全球粮食安全。今年11月,习近平主席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五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方支持联合国明年举办世界粮食峰会,倡议适时召开国际粮食减损大会。


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粮食安全造成负面影响。据联合国发布的《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显示,疫情可能导致全世界食物不足人数今年新增8300万至1.32亿。联合国粮农组织水产养殖处处长马赛厄斯·哈洛特表示,中方立场和举措为维护全球粮食安全提供了中国方案,为各国保障粮食安全注入了信心和动力。


联合国粮农组织理事会第165届会议近日通过视频方式举办。时任中国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代表牛盾在会上表示,中国是南南与三方合作的坚定支持者、参与者和贡献者,我们愿意分享我们的经验和实践,与粮农组织和其他成员国一道,共同努力,帮助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解决饥饿问题。他强调,中方支持召开联合国粮食峰会,支持粮农组织在峰会筹备、召开及后续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共同推动粮食系统转型变革。中方鼓励粮农组织不断完善相关措施,继续做好疫情应对工作,特别是要帮助发展中成员不断加强粮食体系的韧性和抵御力。


扩大农业合作 助力国际减贫


“中国一直通过双边和多边等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全球减贫事业,支持农村减贫和发展领域的南南经验与技术交流、知识分享、能力建设与投资促进。”国际农业发展基金总裁吉尔伯特·洪博表示。


在赞比亚首都卢萨卡以北60多公里处,有一座中垦农场。种植经理多诺万·穆丁达正在农场里为种植雨季的玉米大豆忙碌。穆丁达在农场工作了19年,两次被派往中国学习农业技术,现在是主要农作物种植管理负责人。“赞比亚干旱缺水,经常限电,不过农场的作物产量远高于当地平均水平。中垦农场不仅为当地发展带来农业知识和技术,还帮助农民过上了好日子。”穆丁达感慨道。


中垦农场是赞比亚面积最大的农场,26年来累计为当地市场供应粮食5万多吨,通过就业解决近1.8万人的温饱问题。赞比亚农业部前部长鲁宾达说:“中垦农场的持续稳定经营,具有重要示范效应。农场带来中国先进的农业技术,指导鼓励农民积极开发土地,为赞比亚农民摆脱贫困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垦农场经营成功,是中非扩大农业合作的一个缩影。迄今,中国已在非洲援建24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向非洲农民和农技人员传授农事管理经验,指导他们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惠及50余万当地民众。


在莫桑比克的中莫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中国专家帮助试验水稻、玉米、棉花、大豆、芝麻等各类农作物80多个品种,并从中筛选出水稻“粤农丝苗”、玉米“香格里拉”、棉花“鄂杂棉26号”等优良品种,培训当地农民3000多人次。


在中国援建的布隆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布隆迪总统恩达伊施米耶称赞其为“一个伟大的项目”,将“大大提升布隆迪种子本土化水平”。他相信,通过布中双方农业专家通力协作,中方先进的种植和培育技术将在布有效推广并广泛运用。


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期间,中方宣布将设立规模5000万美元的第三期中国—联合国粮农组织南南合作信托基金,继续支持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实施农业与农村发展项目。该基金设立以来,约有350名中国专家和技术人员被派往非洲和亚洲的12个发展中国家,与当地农民分享知识与技术,助力其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升。


深化科技交流 促进共同发展


2017年8月,马达加斯加农牧渔业部植保司司长萨乎里一行专程来到湖南长沙,为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带来一张面值2万阿里亚里的新版马达加斯加币,上面印着一束杂交水稻。萨乎里说,水稻是马达加斯加人民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中国杂交水稻在马达加斯加种植面积越来越大,马达加斯加人民已基本摆脱了饥饿。


在湄公河流域地区,中国杂交水稻专家进行数次实地考察,针对湄公河三角洲地区经常面临干旱、海水倒灌的情况,研制并成功种植耐盐稻种。湄公河国家积极引进中国水稻优良品种、水肥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以及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等,带动当地水稻产业增产增收。“在澜湄合作等合作机制下,中国协助东南亚国家提高粮食产量,保证粮食安全,也帮助当地农民脱贫致富。”柬埔寨民间社会组织联盟论坛项目计划部主任谢莫尼勒说。


2019年10月发布的《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显示,中国已与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120多份粮食和农业多双边合作协议、60多份进出口粮食检疫议定书,与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农业科技交流和经济合作关系,与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双边农业合作工作组。中国始终将支持非洲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作为对非合作的优先重点领域。


“我们一直赞赏和致力于与中国保持富有成效的合作关系。”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表示,过去10年,通过南南合作计划和三方合作框架,粮农组织—中国南南合作计划在多国取得实质性成果,当地农村生计、粮食安全和营养等方面均得到明显改善,超过7万名农民直接受益于国家、区域、区域间和全球项目。“联合国粮农组织将与中国和其他各成员国一道,为实现更好的生产,提供更好的营养,建设更好的环境,构造更好的生活而努力奋斗。”(记者 叶琦 万宇 赵益普)



相关新闻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农展馆南里11号 邮编:100125

中国乡村振兴QQ群: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