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全国疫情防控向更好态势发展,防控工作从应急状态转为常态化,商场、超市、旅游景点、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以及影剧院、游戏等等密闭式娱乐场所逐渐开放;“五一”经济回暖,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有了环比增长,那在这种环境下,举办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活动有效吗?活动是将为恢复市场助力?还是成为行业突变的风向标呢?
微风和煦,百花开放,休闲农业(乡村旅游)迎来旅游热季,举办不同主题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活动,是大势所趋。但举行效果是为恢复市场助力,还是为行业带来突变,关键要看如何举办。
● “五一”释放经济,农旅恢复活力 ●
据相关数据统计,今年“五一”期间,全国各地经济回暖,并较“清明”小长假出现一定涨幅,比如: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5月4日全县乡村旅游接待游客7.16万人次,旅游收入823.4万元;雅安雨城区乡村旅游接待游客4.6万人次,乡村旅游总收入1472万元;南京纳入乡村旅游大数据监测的52家乡村旅游区接待游客85.5万人次,熙南里街区四天营收超过1000万元;全国接待游客总数1.51亿人次和475.6亿元的旅游收入也较之前预测的0.31亿人次总数和165.78亿元收入有明显的增多,这都说明,整个市场环境正在有序恢复,不断释放活力。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然而,与以往“五一”假期不同,今年的乡村旅游、周边游(本地游)等近程旅游逐渐成为游客出游热点。这直接为农旅行业疫后经济“崛起”,提供了有利条件。
● “疫后”展开活动,农旅呈现新趋势 ●
面对新冠病毒肺炎的侵袭,一面是不聚集、不扎堆,一面是有序开放、促增长,农旅行业在“受限”条件下举办活动,势必会带来一些改变,比如:
1.目标人群的改变
一场突如起来的疫情,让全国经济进入短暂的停滞阶段,各行各业在巨变,人民的行为习惯也在悄然发生变化:那些平日里东奔西走的同事,开始下班后早早回家;那些平日里呼朋唤友喜欢到外胡吃海喝的朋友,开始化身家庭厨师;那些平日里步履不停的从一个商场到另一个商场线下实体购物族,开始进行网上购物......如果说“21天养成一个习惯”,那疫情封闭将近3个多月,显然足以改变大家习惯,而正是这些生活习惯、消费习惯的改变,让农旅活动的目标客户群也悄然发生一定变化。
“五一”数据显示,在外出旅游客群上,18-25岁的游客占比17%;26-35岁的游客占比56%;36-45岁的游客占比16%;45岁以上的游客占比11%。加之,国际疫情的蔓延,那些经常出国游的人群,开始转向国内周边高品质本地游。因此,举办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活动,对目标人群的定位,要从过去都市白领人群扩大到有资本盈余,向往乡野田间美景,有一颗眺望世界、行为洒脱的目标人群。
2.销售形式的改变
疫情带来短时的“暂停”,不仅让全国人民养成“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的良好习惯,还带动了云直播、短视频、云展览、云餐饮等“云经济和线上经济”。例如,疫情期间,一些高端餐饮店开始转型做线上外卖,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上海博物馆应用新科技手段,在线上举办“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并为游客定制交互观展模式,大受欢迎;农家乐果园中不仅有线下采摘,还搭起了直播棚,线上直播带货,农产品电商陡然而起。
因此,对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活动的举办形式,不能在单纯拘泥于线下进行,线上云直播互动答疑(直播带货)或基于VR等手段的沉浸式体验,都可以让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活动产生一种“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宣传效果。
3.行业标准的改变
相比以往的假期出游,今年“五一”小长假作为疫后经济恢复第一个假期,其明显呈现出了“预约出游、智慧出游、品质出游”等特点。全国各大景区陆续完善预约制度,坚决执行游客最大承载量不超过30%;乡村旅游景点实行间隔游览,农家乐餐饮公勺公筷,公共区域随时消毒等等,这些措施不仅是疫后农旅行业恢复的基础,更将对以后乃至整个行业的卫生标准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现在招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活动,不仅要从内容上突出地域特色或主题特色,还要在形式上完善健康标准,限制客流量,拉长活动时间,提高游玩食购的舒适度,给游客们提供一个放心、安心的参与环境。
● “江湖”日新月异,农旅内功主沉浮 ●
有人说疫情是“黑天鹅”,有人说疫情是“送葬港”,还有人说疫情是“分水岭”,而在我们看来,疫情为全球经济带来的巨变,不正犹如一场血雨腥风的“江湖之变”,华山论剑也好,五岳争锋也罢,市场瞬息万变,刚刚兴起尚且稚嫩的农旅行业,能否经历重重考验,关键还要看大家“内功”修炼如何。现在疫情考验之下,倒逼市场形成了各种线上经济“云旅游”、“直播带货”等等,但妄图线上取代线下,是断断不可行,也是不合理的。
未来的农旅行业,还会遇到各种考验,还会兴起其它新兴形式(或新兴业态),但以供给侧改革实现产业体系化,让农业的供应链、价值链、创新链、产业链加速重构,让线上赋能线下,平台赋能企业,线下回馈线上,线上与线下融合发展,才是真正的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