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0日至21日在北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分析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研究部署2020年“三农”工作。
会议传达学习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日前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专门研究“三农”工作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脱贫质量怎么样、小康成色如何,很大程度上要看明年“三农”工作成效。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要集中资源、强化保障、精准施策,加快补上“三农”领域短板;要压实部门和地方政府责任,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巩固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高服务群众能力。
会议指出,今年以来,农业农村继续保持平稳发展的良好态势,精准脱贫成效显著,粮食总产量创历史新高,农村民生进一步改善,农村改革持续深化,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明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必须深刻认识做好明年“三农”工作的特殊重要性,对标对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强化举措、狠抓落实,坚决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坚决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短板,切实发挥好“三农”压舱石作用。
重点提出16项工作
一是会议强调,要打赢脱贫攻坚战,集中力量全面完成剩余脱贫任务。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及时做好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帮扶。要坚持现行脱贫标准,确保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要保持脱贫攻坚政策总体稳定,抓紧研究接续推进减贫工作。
解读:
此次会议的工作出发点是小康和脱贫。此外今年会议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并无太多着墨。今年的会议着墨最多的地方是,要打赢脱贫攻坚战,集中力量全面完成剩余脱贫任务。当然,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并不是一对矛盾体,反而具有相当大的协同效应。
二是是要扎实搞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解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仗。2018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对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等进行了顶层设计。良好的农村人居环境也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内容,直接影响着广大农村居民的生态福祉。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出,到2020年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的目标。农村人居环境不仅是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也必将是后小康时代实现乡村振兴的重点内容。2018年全国完成农村改厕1000多万户,农村改厕率超过56%。
三是要改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
解读:自本世纪初提出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来,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目前,全国共有县级图书馆2753个,文化馆293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33997个,农家书屋640,000个。通过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农家书屋建设、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文化惠民工程,为农民提供基本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近年来,为解决部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沉睡”问题,各地对7937个乡镇综合文化站进行了专项治理,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使用效率,1600个县建立了文化馆总分馆制,1705个县建立了图书馆总分馆制,努力将文化资源输送到乡村,取得了新的成效。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不高的问题仍普遍存在。具体表现在公共文化供需不对路,产品单一,农民参与热情不高等。
那么如何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呢?应充分利用农村祠堂、戏台等公共空间,依托农村传统节庆活动等文化习俗,借助非遗技艺等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开展公共文化活动,应尽可能让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通文脉、接地气。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应结合当地文化特点,尊重当地农民的文化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文化产品,做到一地一策。促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产业、旅游业的结合。发挥公共文化事业引领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涵养公共文化事业的作用。同时鼓励新乡贤加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四是要搞好农民增收,发展富民乡村产业,积极鼓励各类人才返乡下乡创业创新,稳定农民工就业,加大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整治力度,多渠道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解读:国务院办公厅在2016年就曾发布了《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鼓励和引导返乡下乡人员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通过承包、租赁、入股、合作等多种形式,创办领办家庭农场林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重点发展规模种养业、特色农业、设施农业、林下经济、庭院经济等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民族风情旅游、传统手工艺、文化创意、养生养老、中央厨房、农村绿化美化、农村物业管理等生活性服务业,以及其他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提升农业价值链。引导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向特色小城镇和产业园区等集中,培育产业集群和产业融合先导区。
五是要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完善乡村产业发展用地政策,强化人才和科技支撑;六是要抓好农村重点改革任务,坚持土地承包关系长久稳定,全面推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
解读:上月已有三大重磅加持农村,对于农村、农业工作中央一直非常重视。今年11月26日,中央层面一天之内发布三个文件。
一是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意见》。文件指出,要稳妥推进“长久不变”实施。土地承包期再延长三十年,使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从第一轮承包开始保持稳定长达七十五年,是一个关于农村土地政策的重大宣示。
同一天,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通过《关于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的意见》和《关于加强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两大文件。
在土地方面,长期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充分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既有利于增强农民发展生产的信心,给农民吃下“定心丸”,又有利于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还有利于保障农村的长治久安。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从第一轮承包开始保持稳定长达七十五年,这是实行“长久不变”的重大举措,也是具体体现。
据有关机构测算,农村土地经营权确权市场空间可达280亿元,加上农村宅基地和农地使用权的确权,市场空间有望达到千亿元。如果再考虑到农村土地确权之后的农村金融、农资服务等,土地流转后市场规模更将高达数千亿元。
在科技方面,2019年一号文件也发布发布:实施数字乡村战略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业”,尤其是数字农业将会加速推广和落地。因此,随着土地改革的稳步推进,规模化和标准化农业将需要大量的智能设备和智能运用。
除了上述六个文旅相关重点工作外,还有包括提高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加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加强农村社会保障;要治理农村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加大水利建设力度;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发挥好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农村基层治理,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积极调处化解乡村矛盾纠纷,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等十件重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