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我们
工作动态
新闻资讯
会员服务
政策法规
乡村振兴艺术团
证书查询
乡村振兴综合服务平台

交通银行副行长郝成:全力打造乡村振兴综合服务矩阵

文章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李永生、姜玉桂、刘月姣     日期:2022-06-02 08:29:35 阅读量:

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担负着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金融需求的重任。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交通银行”)如何集中力量构建综合金融服务体系?怎样发挥科技专长,深入开展信用体系建设,突破信用信息不对称的限制?有哪些创新来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中国农村杂志社记者近日专访交通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郝成,请他畅谈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记者: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交通银行集中力量打造乡村振兴综合金融服务体系。请问这一体系包括哪几个重要方面?是如何推进实施的?

  郝成: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三农工作重心发生历史性转移,开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交通银行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决策部署,结合自身资源禀赋,持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集全行力量打造乡村振兴新金融服务体系,不断提升服务水平。结合三农客户需求,形成服务乡村振兴的“交银益农通”4-3-3服务矩阵,即:构建好4大服务模块、服务好3大客群、打造好3条产品线。  

交行“造血式”帮扶天祝县菌菇产业发展

  首先说4大服务模块。为更好地发挥金融优势,助力乡村振兴,交行充分利用行内外资源,依托全牌照优势与金融科技力量,建立了涵盖信贷融资、金融市场及投行、支付结算和政策咨询等4大模块服务为一体的乡村振兴综合金融服务体系,这是交行为农村、农业、农民而打造的综合化、全方位金融服务体系。信贷融资,交行持续加大乡村重点领域信贷支持力度,2021年涉农贷款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2022年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在涉农贷款、普惠型农户经营性贷款、涉农小微企业贷款和农户信用贷款等重点指标上持续发力,同时在服务粮食安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继续加大信贷投入力度,通过中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固定资产贷款、贸易融资、产业链融资等,持续扩大对保障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种子和种业工程、高标准农田、黑土地等重点领域的信贷供给,助力守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底线。金融市场及投行,与农信社、农商行等金融同业持续加强服务乡村振兴的合作,在票据、资管业务等多方面发挥服务合力,持续给予农信社、农商行流动性支持,深化同业资金业务合作,与80多家农商行建立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代理间接参与关系以及开展数字人民币合作,积极参与投资三农债;积极探索乡村振兴领域投行业务创新,为涉农企业承销发行乡村振兴票据、提供资产流转业务服务、债转股等业务。支付结算,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完善农村地区金融基础服务,加强支付清算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数字人民币、收付二维码(移动支付)、POS机、单位结算卡等丰富的支付结算渠道,部署乡村地区ATM及其他受理终端近2000台,推进“云上交行”项目研发,应用音视频技术,打破物理网点服务的地域和时间限制,提高金融服务普惠性,聚焦乡村客户、少数民族、残障人士等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政策咨询,充分整合各类资源,发挥银政、银校等各方面资源优势,邀请高水平专家为三农主体提供政策解读咨询、专题授课等“融智”服务。受农业农村部委托围绕“设施农业”开展重大课题研究,全面梳理设施农业在全国范围内的布局,引导社会资本支持设施农业发展,推进相关政策落实。

交行江苏泰州兴化支行和当地大闸蟹协会一同调研螃蟹养殖

  其次是3大客群。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客群,发挥龙头客户优势,全力支持保障粮食安全,通过增加授信额度、创新多元服务等满足重点客户业务需求,在授信、结算、现金管理、外汇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进一步加大对种源种业、高标准农田等关键领域的支持力度。涉农中小微客群,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中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广大农户,提供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的全产业链特色融资服务,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客群,借助“企业+新农主体/农户”等合作模式,提升融资便捷度、加快资金周转、降低融资成本。广大涉农个人客群,整合融资、结算、财富管理等综合方案,深入美丽乡村,为居民提供配套信贷服务,推出专门针对三农客群的财富管理、支付结算等综合服务,在上海市、浙江嘉兴市等发达地区以及定点帮扶县甘肃天祝县、山西浑源县、四川理塘县首发乡村振兴主题卡,为广大农户减免费用、提供融资便利;推出低起点现金管理产品,开展属地化存款优惠利率服务,提供多种涉农保险产品保障等。

  最后看3条产品线。作为“交银益农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兴农e贷”主要提供各类信贷融资服务,并针对客群不同需求、基于数字化创新形成包含“场景定制产品线”“产业链产品线”“标准化产品线”在内的三大产品线:标准化产品线,为涉农领域的小微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提供申请、准入、审查审批、用款等标准化的线上融资服务。场景定制产品线,针对以往难以深入农村开展的涉农信贷业务,借助远程认证、线上授权、线上预审批等融资模块化功能,通过线上方式,结合各地特色产业,给予不同场景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信用融资额度以及配套的服务方案,依托数字化有效提升融资办理效率及客户体验,突破了物理网点不足的限制。产业链产品线,主要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制定针对一二三产业的全链条金融服务方案,基于农业产业链项目梳理原料采购、生产加工、产品销售、养殖、物流运输、终端食品销售等六大场景,形成链金融模式,提供差异化产品服务方案。

交行客户经理走访甘肃省天祝县松山镇菌菇种植户

  交行乡村振兴综合金融服务体系的搭建和实施,离不开一系列顶层设计的支撑。交行构建了党委抓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体动员、全面推进的坚强组织保障,党委书记、董事长和党委副书记、行长担任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双组长,总分行成立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专业部门,层层压实责任,形成各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局面。单列涉农贷款信贷计划,强化对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及种业的融资保障,重点支持国家级重点农产品主产区和区域特色农业优势区内的农业生产经营;不断优化涉农贷款不良贷款容忍度和授信尽职免责制度。此外,还在经济资本配置、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人员配备、考核激励、费用安排、专项竞赛、授信流程、审批权限、产品研发等多方面对乡村振兴业务予以政策倾斜。

  记者:去年12月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和交通银行签订了三方战略合作协议,重点内容之一就是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方面的工作进展怎么样?

  郝成:作为现代农业的主力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带动农户脱贫致富、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也是交行金融支持乡村振兴业务发展的重点领域。

  为此,交行专门制定了《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方案》,从加强信息共享、增强金融承载、健全服务体系、注重科技赋能、落实增信政策、创新产品服务等方面积极支持新农主体发展。作为一家现有网点主要分布于城镇的银行,我们正在优化县域网点布局,“十四五”期间,交行县域覆盖将有所提升。但银行发展乡村振兴金融业务不能简单依靠“物理网点”和“人海战术”,而是要应用新金融理念方法,发挥金融科技作用,通过产品的创新,平台、场景的搭建和产业链等业务,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触手可及的金融服务,这也是交行一以贯之的经营理念。

  交行积极与农业农村部开展深入合作,推进农业农村部“信贷直通车”业务,通过数据交互批量获客,加强对新农主体的金融服务,并引导各分行积极对接当地农业农村部门、农业担保公司,强化合作对接,目前全国各地已陆续实现业务落地;同时,在系统直联基础上结合业务痛点与发展趋势,对直通车进行提升创新优化,进一步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客户服务响应效率。交行结合农业农村部“信贷直通车”常态化推进要求,制定《关于加大信贷直通车推广力度、做好稳供保供工作的通知》和《兴农e贷-保供稳供平台参考方案》,引导全行积极靠前服务、下沉服务,结合信贷直通车业务推广,多维度、多渠道梳理农产品保供、保产的优质涉农客群,激发各方参与度,保障粮食丰收和农产品稳定供应。

交行定点帮扶的山西省浑源县洪水村全部耕地实现机械化耕种

  面对当下疫情形势严峻复杂的局面,交行积极跟进客户需求,依托“信贷直通车”与交行“兴农e贷”产品融合,以金融手段助力实体经济平稳过渡,保障“米袋子”“菜篮子”等民生需求,启动疫情保障“绿色通道”,紧急调配行内贷款审批人员,为涉农客户春耕备耕抢抓时间。例如,交行上海市分行通过“兴农e贷”产业链融资项目,为某核心企业下游农户客群定制专属的全线上融资产品,依托核心企业信用,实现对全国各地农户的精准触达,农户有用款需求,随时通过手机扫码发起借款申请,整个申请流程在线上完成;疫情期间为河南、安徽等地的几十户农户投放了数千万元贷款,有效助力春耕顺利展开。

  针对以往难以深入农村开展的涉农信贷业务,交行积极开发相应线上融资模块化功能,借助远程认证、线上授权、线上预审批等功能模块,依托数字化提高信贷业务效率、提升风控水平和客户体验。通过线上产品,针对各地特色产业,给予不同场景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信用融资额度以及配套的服务方案,在多领域形成了包括“蒜黄贷”“冷链贷”“木易贷”“家具贷”“棉机贷”“药商e贷”“螃蟹贷”等一大批专属融资产品。同时,交行还在积极研发智能惠农机具,通过智慧机具加“云上交行”服务的方式拓宽渠道,着力提升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能力。

  记者: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深入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交通银行在该领域有哪些探索和突破?交行如何运用科技赋能来不断创新三农主体的产品与服务?

  郝成:由于新农主体缺乏有效抵押物、经营情况难以监控等原因,导致其融资困境日益突出。要进一步缩小因信息不对称等因素产生的资金供需缺口,就需要借助数字技术,减少信息不对称,尽快建立一套能够准确反映现代农业发展特点的信用评价体系。

  为更好地缓解这一难题,交行积极参与农业农村部金融支农创新试点,“江苏省兴化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设创新试点”成功入围试点名单,作为全国仅有的4家入选银行之一,交行正以此次创新试点为抓手,借助数字技术,将分散化、条块化的数据进行归集,构建乡村振兴信息数据库,建立一套能准确反映现代农业发展特点的信用体系,并应用于金融机构产品与服务,缓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往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资金供需缺口。

  尽管试点是以县域为单位进行,但考虑到配合农业农村部未来建立全国性统一农业数据库的普适性,此次交行试点以“可融合、可扩展、可复制”为架构思路,成立总分行推进专班、分工协作一体化推进创新试点项目落地实施。采用“通用+区域”数据对接与轻量级信息采集小程序的有机互补方式丰富数据源,初步建立新农主体信用评价体系,并将其与交行已有的线上产品功能模块灵活组合,为后续不断创新服务模式,由点到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交通银行山东省分行成功投放首笔“蔬菜E贷”助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此外,交行还积极通过科技赋能,以场景定制的方式,为三农主体提供便捷的线上专属融资服务。例如,交行重庆、湖南等分行创新推出“冷链e贷”,在今年防疫抗疫期间有效保障了当地的食品供应。

  位于重庆市高新区的中国西部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承担全市涉农相关的冷链食品的加工、配送、冷藏、保鲜等功能,入驻小微商户1300余家,持续反复的疫情让商户们的资金链变得异常紧张,但没有抵押物是这些小微商户们共同的融资堵点。交行运用“大数据+场景”的方式,创新推出“冷链e贷”,该产品采用线上申请、三方担保、线下核额、长短审批结合的方式进行,极大优化了全流程,且融资成本低至4.0%,申请到审批放款从传统的20个工作日缩短为1周,不仅有效解决了入驻商户疫情期间的融资难题,更是在一定程度上为疫情期间民生物资供应提供了保障。

  记者:交通银行是怎样推进定点帮扶工作的?取得了哪些成效?

  郝成:党的十八大以来,交通银行确定了“扶得起、站得住、走得稳、跑得快”的“四步走”帮扶工作规划,打造了“双擎、双笛、双灯、双轮、双轨”具有交行文化的“火车头”特色帮扶模式,将定点帮扶作为履行政治责任、社会责任的“一号工程”来抓。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交通银行帮扶工作已经连续4年获得国家给予“好”的最高评价。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阶段,交行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帮扶力度不减,“扶上马送一程”,在交行定点帮扶的甘肃天祝县投入2000余万元孵化资金,将帮扶力量集中到支柱性产业食用菌种植发展上,定制大数据农业金融产品“菌菇贷”,为300~500户食用菌种植户提供4000万元授信规模,为其降低融资成本约1.7至2.6个百分点,带动脱贫人口约2500人就业;在定点帮扶的四川理塘县投资730万元、引资1000万元修建民宿、打造藏文化特色旅游景点,引进京东冷链物流仓储支持牦牛养殖屠宰行业;在定点帮扶的山西浑源县投入600余万元盘活集体和群众闲置资产,捐建电商产业园,支持小杂粮集体产业发展,通过扶持当地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实现由“输血”向“造血”转变。

交行支持四川省理塘县发展牦牛养殖业

  积极选派干部驻村帮扶,交行在甘肃天祝县、四川理塘县、山西浑源县等152个定点帮扶地区,选派189名帮扶干部驻村帮扶,不仅做好日常帮扶工作,充分发挥金融专业优势,当好“县域金融知识普及的宣传员、信用体系建设的推广员、交行金融产品的服务员”,将在交行多个岗位积攒的经验、思路和资源引入到定点帮扶地区,切实起到“传帮带”的示范效应。

  交行不仅发挥金融优势,更是引导社会力量,持续助力帮扶地区提升产业就业、农村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水平,倾斜资源强化定点帮扶地区三农领域融资保障。在消费帮扶中持续推进“三个一批”:员工餐厅采购一批,卖品销售上线一批,加大宣传动员一批,通过在信用卡“买单吧”APP商城开设乡村振兴频道专区、开展乡村振兴特色产品展销、开办“乡村振兴风味美食节”等活动,推进脱贫地区农特产品走向客户、走上餐桌、走入家庭,购买和帮销金额连续多年保持增长。

  记者:今年交通银行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工作思路和目标是什么?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来推进落实?

  郝成:交行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持续加大服务乡村振兴的创新力度,依托金融科技优势助力业务下沉、提升三农服务质效,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我们的工作主要从两个大的方面展开:

  一方面聚焦重点领域,落实各项措施。提升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水平,全力做好粮食安全金融服务。积极服务粮食保产保供环节的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结合各地资源禀赋、行业规划、业务基础等,围绕种植、养殖、收购、加工、流通、收储等主要环节,梳理重点领域经营主体、金融需求和可配套的产品、服务。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大力支持农业现代化。聚焦种业关键技术、核心企业、重点区域,加大粮食、经济作物、优质畜禽等种业和农业生物育种重大项目的融资支持;为农机装备研发、应用配套相应金融支持,助力提升农机装备研发应用水平。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支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强与涉农龙头企业的业务对接,通过内部联动细化目标客群营销方案,拓展涉农龙头企业(集团)的上下游涉农链属客群各类金融服务。结合各地特色乡村产业链属企业,针对性实施项目制拓展和线上场景定制。支持建设宜居宜业乡村,扎实稳妥推进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积极对接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促成的农村交通、电信、供电、供水、物流、水利、农田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产生的融资需求。针对农户、乡村居民财富管理和生产经营、消费金融等需求,以乡村振兴卡为载体,打造涵盖信贷产品、支付结算、财管产品等综合金融服务。建设绿色美丽乡村,服务绿色农业领域。支持可商业化运作的新农村相关基础设施、环境整治、水利工程、污水垃圾处理等优质项目,推动绿色信贷、乡村振兴协同发展。加强储备优质绿色信贷农业客户和项目,支持传统农业绿色改造升级。助力县域富民产业发展,支持县域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积极对接当地政府以及农业农村部门的规划,结合当地“十四五”规划,对接现代农业、特色农业、品牌农业,通过数字化风控、线上场景定制方案做深做细做实当地富民产业,实施产业定制、客群定制与服务定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保持脱贫攻坚过渡期内帮扶力度总体稳定。加大对脱贫地区农业优势产业和重点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同时鼓励扩大对脱贫地区特色产品和服务消费,全行积极开展产销对接等活动,拓宽销售渠道。

交行为定点帮扶的甘肃省天祝县农户定制“菌菇贷”金融产品,帮助脱贫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致富

  另一方面强化服务能力,提升业务质效。提升县域机构展业能力。优化县域网点布局,加强县域网点建设,加大政策、资源、考核等配套支撑和跟进力度。依托科技赋能,提升客户触达、产品创新和风险防控水平,助力下沉服务。加强板块、条线联动,优化流程、形成针对性产品服务方案,加强推广。加强培训和能力提升。完善产品体系。持续优化“兴农e贷”产品线,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帮助分行结合当地资源推动场景建设,支持各类场景定制项目的复制推广。形成支持城乡融合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等领域产品方案。提升服务满足县域个人客户金融服务需求。完善乡村振兴服务机制。建立自上而下的与农业农村部门、乡村振兴局联动、协同工作机制。因地制宜联合组织开展业务培训,推广相关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促进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到农户等各类客群金融服务的有机结合。加强资源配置倾斜。给予普惠型涉农贷款75个基点的内部转移定价(FTP)优惠,优先向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倾斜;对于乡村振兴领域的增量信贷业务,进行流动性成本定向减免;扩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经济资本减免政策范围等。



相关新闻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农展馆南里11号 邮编:100125

中国乡村振兴QQ群:乡村振兴